如果用 句話比喻AR與VR的區別,我會說:“AR見鬼,VR做夢”, AR更強調的是虛實結合(見鬼),VR更強調的是沉浸感(做夢)。
目前看,VR和AR的技術均有待進 步提高,但AR面臨的挑戰更嚴峻,包括屏幕技術、實時處理和實時物理環境的校準等。但同時, 旦AR技術成熟,我們就會看到更多的企業應用案例,尤其是考慮到AR允許人們看到實時的物理環境,而這是VR所做不到的。
那么制約VR/AR領域發展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高盛的 份報告(VR與AR:解讀下 個通用計算平臺)指出:用戶體驗、技術局限、內容和應用的開發以及價格是VR/AR普及的主要障礙 。其中,用戶體驗是 重要的制約因素,眩暈感、視場角、設備的重量、分辨率等都是亟待解決的體驗問題。
很多時候,顯然技術制約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則進 步制約用戶量以及后續內容等投入。從丹尼斯舍伍德在系統思考中告訴我們,我們需要 個桿杠點去破局,幫助行業形成正反饋。
我們期待通過技術的改進來提高VR/AR設備的移動性,拓展其應用空間,并推動其普及。而國內 科技公司研發的老子云恰巧解決了這個問題,據說它能將3D模型自動壓縮到移動端,實現移動端3D交互技術;而且自動處理圖形光效、色彩、陰影,實時渲染為AR、VR帶來嶄新的沉浸式真實體驗;其實我也難以置信國內能研發出這樣的技術,但若是真的,無疑它將革命性推動AR、VR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