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發展歷程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大量的開關量順序控制,它按照邏輯條件進行順序動作,并按照邏輯關系進行連鎖保護動作的控制,及大量離散量的數據采集。傳統上,這些功能是通過氣動或電氣控制系統來實現的。1968年美國GM(通用汽車)公司提出取代繼電氣控制裝置的要求, 二年,美國數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電路和電子技術的控制裝置, 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應用于電氣控制,這就是 代可編程序控制器,稱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個人計算機(簡稱PC)發展起來后,為了方便,也為了反映可編程控制器的功能特點,可編程序控制器定名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發展 快的時期,年增長率 直保持為30~40%。在這時期,PLC在處理模擬量能力、數字運算能力、人機接口能力和網絡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漸進入過程控制領域,在某些應用上取代了在過程控制領域處于統治地位的DCS系統。
PLC具有通用性強、使用方便、適應面廣、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編程簡單等特點。PLC在工業自動化控制特別是順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預見的將來,是無法取代的。
2 PLC的構成
從結構上分,PLC分為固定式和組合式(模塊式)兩種。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顯示面板、內存塊、電源等,這些元素組合成 個不可拆卸的整體。模塊式PLC包括CPU模塊、I/O模塊、內存、電源模塊、底板或機架,這些模塊可以按照 定規則組合配置。
★ 公司名:廈門興銳嘉進出口有限公司
★ 聯系人:劉工
★ 電話:0592-2350643/18750861508
★ 傳真:0592-5580710
★ 業務QQ:923584346,1903454598
★ Email:1903454598@qq.com
主營:FOXBORO,AB、ABB、Scheneider、Siemens、FANUC,安川,GE
8 PLC的通信聯網
依靠 進的工業網絡技術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傳送生產和管理數據。因此,網絡在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甚至有人提出"網絡就是控制器"的觀點說法。
PLC具有通信聯網的功能,它使PLC與PLC 之間、PLC與上位計算機以及其他智能設備之間能夠交換信息,形成 個統 的整體,實現分散集中控制。多數PLC具有RS-232接口,還有 些內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協議的接口。PLC的通信現在主要采用通過多點接口(MPI)的數據通訊、PROFIBUS 或工業以太網進行聯網。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