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大潮正在襲來。美國市場調查機構IDC預計,從2016年到2019年, 3D打印市場銷售額每年將增加30%, 終達到260億美元以上。在這個領域內的技術創新也將有助于各行各業大幅提升靈活性。例如,由于相關技術將幫助人們更快推出設計和原型,飛機發動機和控制系統將能夠使用更多經濟劃算且批量打印而得的備件。3D打印也適用于生產少量組件。在鐵路行業,列車的使用壽命往往長達30年以上。3D打印可以快速、經濟地生產出鮮少使用的塑料或金屬備件。而從打印組件中積累的操作經驗將有助于進 步推動技術進步。中心研發負責人Maximilian Kunkel表示:“增材制造技術將非常適合交通集團。我們可以制造出復雜部件,而無需擔心 小生產量或使用工具的成本。”
德國南部烏爾姆市的市政公用事業公司就是增材制造技術的受惠者。2003年,這家公司投放了少量西門子Combino有軌電車。后來, 些有軌電車司機提出希望在駕駛座扶手上加裝轉彎信號燈開關和切換軌道開關。但由于所需數量很少,常規制造方法比較不便。然而,借助扶手的數字模型,制造者可以在上面重新設計出用于安裝開關的空間。生產過程采用激光燒結, 在3D打印機中鋪 層塑料粉末,以此為底可逐層打印出每 個扶手。當激光照射到塑料粉末上時,粉末會立即變粘,并很快變成塊狀。清除多余粉末之后,操作人員便得到了 個坯件,經過著色和表面處理后即可使用。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