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4-36生物滴濾法工藝流程高。微生物膜是包含細菌及其他生物群落的貓質膜,由好氧區、厭氧區兩部分組成,其厚度、生物量是由有機物負荷決定的, 般為0.5~2.0mm,增加有機物的負荷,膜的厚度能增長到 個較大的有效厚度,該厚度又與液氣比、填料類型、有機物類型、空塔氣速、溫度及微生物的性質等因素有關。此外,當生物膜較厚時,有機物在未達到整個膜厚時就已消耗掉,導致厭氧區的細菌往往處于內源呼吸狀態,內源呼吸的細菌在濾料表面的附著能力較差,使生物膜在濾料上脫商,而在脫離原處又生長出新的生物膜,完成了膜的代謝,使微生物對有機物的代謝能連續穩定地進行
生物處理裝置與設計,氣體生物凈化裝置可按它們的液相是否流動以及微生物群落是否固定,分為三種類型:生物收裝置、生物過濾裝置和生物滴濾裝置,生物滴濾裝置是在生物過濾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生物吸收裝置工藝流程,微生物吸收處理工藝 般由廢氣吸收段和吸收液再生段兩部分組成(見圖4-37)吸收可采用各種常用的吸收設備,如噴淋余氣凈氣、篩板塔、鼓泡塔等,吸收液再生在生物反應器(再生器)中進行。吸收液(循環液)由吸收沒備頂部布液裝置噴淋而下,與沿吸收室而上的循環液氣相主體逆流接觸,使氣相中的有機物和氧氣進入液相,進入生物反應器,被微生物降解,從而吸收塔生物反應器使液相得以再生,繼續循環使用。吸收設備的主定要作用是為氣液兩相提供充分的接觸機會,使兩相間的作用能夠有效進行。 般吸收過程進行非空氣常迅速,吸收液在吸收設備中的停留時間僅為幾秒鐘,而生物反應的凈化過程相對較慢,吸收液在生物反應器中 般需要停留幾分鐘至十幾個小 皮氣循環液時,所以吸收設備和生物反應器要分開設置。如果生物轉化與吸收所需時間相差不大,可不另設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