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支座的作用和要求
位置:支座設置在橋梁的上部結構與墩臺之間。
作用:把上部結構的各種荷載傳遞到墩臺上,并能夠適應活載、溫度變化、混凝士收縮與徐變等因素所產生的變位(位移和轉角),使上下部結構的實際受力情況符合設計的計算圖式。
3、 具有抗水平力的性能保證水平地震時結構不脫落。 (1)平板支座 平板支座的上、下擺就是兩塊平板。固定支座的上、下平板間用鋼銷固定。
支座型式和規(guī)格的選用,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橋梁跨徑、支點反力、對建筑高度的要求、適應單向和多向位移及其位移量的需要,以及防震、減震的需要。
抗震設計中,普通支撐的軸向承載力設計值為:
3、延性與滯回性能好
屈曲約束支撐在彈性階段工作時,就如同普通支撐可為結構提供很大的抗側剛度,可用于抵抗小震以及風荷載的作用。屈曲約束支撐在彈塑性階段工作時,變形能力強、滯回性能好,就如同 個性能優(yōu)良的耗能阻尼器,可用于結構抵御強烈地震作用。
與盆式支座對比具有下列長處:1.球形鋼支座經過球面?zhèn)髁Σ⑶夷芊浅:玫亓晳T支座大轉角的需要容許支座位移大等特色它不但具有盆式橡膠支座承鋼結構球鉸支座載才能大規(guī)劃轉角可達0.05rad.3.支座各向滾動功能共同,適用于寬橋,曲線橋4.支座不必橡膠承壓,不存在橡膠老化對支座滾動功能的影響,格外適用于低溫地區(qū)
滬公網安備310120020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