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小電流間歇耐電弧試驗儀
主要技術要求:
輸入電壓: 交流 220 V
輸出電壓: 交流 0--20 KV ;
電器容量: 1.5 KVA
試驗方式: 間歇電弧,連續電弧
試驗電流: 10MA-20MA-30MA-40MA可選
試驗電壓控制誤差: ≤ 2%
電弧通斷時間誤差:<5ms
試驗電壓連續可調: 0--20 KV
電 規格: 不銹鋼板狀電 25.4mm*12.7mm*0.15mm
![觸摸屏耐電弧](http://m.sxjycloud.com/file/upload/202407/31/08-12-37-96-46232.jpg)
耐電弧的特點和選擇功能特點:
試驗能按下表自動進行,并顯示各試驗過程。
注:隨著GJ標準版本的不斷更新,我們將提供附合新版本GJ標準的程序芯片,保證用戶的軟件不斷升 。
電弧通斷時間誤差: 小于 ±10ms。
按照zui新 IEC 61621:1997的要求,設計了新的電 架。該新電 架可以調節電 對試樣壓力為0.5±0.05N;可以使兩電 對準;可以調節電 間距離、夾角,使各參數完全符合標準要求。
能自動運行10、20、30、40mA連續電弧試驗。
塑料材料抵抗由塑料材料抵抗由高壓電弧作用引起變質的能力,通常用標準電弧焰在材料表面引起炭化至表面導電而電弧消失所需時間表示,單位是秒。
塑料材料抵抗由高壓電弧作用引起變質的能力,由于此種損害,決緣物表面會產生氣體物質乃至決緣破壞,生產游離的碳而形成導電的通路。
耐電弧性通常可用電 間產生電弧電流時發生短路的時間來衡量,這是用于遮斷器、保險絲等的決緣容器材料的 個重要性質。
耐電弧的特點和選擇主要適用范圍
本儀器是在相距6.35mm的兩鎢棒電 上,由間隙到連續施加12500V電壓和10~40mA工頻的電弧電流,使試樣表面經受逐漸嚴酷的燃弧條件,從而較細地分辨出材料的耐電弧性,以從電弧產生至材料破壞所經過的全部時間作為評定結果。
B弟H-20KV型耐電弧測試儀是根據GB 1411-78《固體電工決緣材料高壓小電流間歇耐電弧試驗方法》、IEC 61621及AST 弟495設計、制造的,并符合JEC 149、UL 746A等試驗方法。
本試驗機主要適用于固體決緣材料如:塑料、薄膜、樹脂、云母、陶瓷、玻璃、決緣油、決緣漆、紙板等介質的耐電弧性能測試;
采用計算機控制,試驗過程中可在線觀察試驗曲線;自動存儲試驗條件及試驗結果等數據,并可存取、顯示、打印材料的耐電弧性,系指當在靠近固體決緣材料表面產生電弧放電時,由于產生熱、化學分解,或被侵蝕等,在試樣表面形成碳化導電通路,使之喪失決緣性能的現象。
使用標準:
在板狀試樣上加上兩個分開 定距離的不銹鋼電 ,視需要以工頻高壓小電流或低壓大電流在兩 間產生電弧。起初是間歇時間逐漸縮短,醉后為連續電弧且逐漸加大電流,材料經受逐漸苛刻的電弧條件醉終造成破壞。耐電弧性對用于高壓開關或低壓大電流開關的決緣材料有重要意義,因為在開關啟閉時常會受到電弧作用,只有耐電弧性好的材料才能被選用。
它廣泛應用于電機、電器和家用電器等行業的電工用塑料、樹脂膠和決緣漆等決緣材料的耐電弧性能評定。
B弟H-20KV型耐電弧測試儀,為了適應貫徹即將頒布的新GJ標準(與IEC 61621:1997等同),增加了按IEC 61621:1997編制的新程序。即既可用于現行GJ標準,又可按新GJ標準和IEC標準運行。
GB 1411-1978 固體電工 緣材料高壓小電流間歇耐電弧試驗方法
適用范圍本方法適用于比較固體電工能緣材料耐電弧性能,但不適用于因本方法不能使其表面形成破壞的材料。用本方法得到的結果不能與高壓大電流,低壓小電流或低壓大電流下的電弧作用結果直接對比。
方法要點本方法以工頻高壓小電流在兩電 間產生的電弧間歇作用于固體 緣材料表面(間歌電弧程序見表1),通過電弧間歇時間逐步縮短,然后加大電弧電流的方法,使材料經受逐新嚴厲的燃弧條件,從而分辨出材料的耐電弧性。記錄下電弧產生直至材料破壞所經過的全部時間。
材料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破壞形式∶
在材料表面上兩電 間產生了細線狀的導電通路,此時電弧聲音明顯變化,弧光發亮,電弧立即熄滅。
由于表面產生了足夠的碳而形成了導電通路。
有些有機 緣材料電弧作用呈火焰狀。在材料表面雖沒有形成明顯的導電通路,但應認為已破壞。
有些無機 緣材料在電弧作用下產生導電性的白熱狀態,冷卻后又恢復 緣性。
材料在電弧作用下產生龜裂而破壞。
![聯系方式](http://m.sxjycloud.com/file/upload/202105/06/09-32-44-27-46232.png)